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资讯 > > 新闻详情

诈骗罪如何定义?

时间:2023-02-28 11:11:29 来源:法问

关于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,实践中很多人区分不清楚,导致一些案件不能正确处理。诈骗罪如何定义?

法妞网友咨询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诈骗罪如何定义?

律师解答:

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诈骗罪认定:根据构成要件来判断,有些犯罪符合诈骗的特征,但刑法中“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”。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,也可以是个人,而诈骗罪的量刑是根据所诈骗的不同的金额数量来定夺的!

律师补充:

民法中并不强调民事欺诈的概念,只是把欺诈作为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根据之一。民事欺诈的概念是刑法学者们在讨论诈骗罪的概念时提出来的。民事欺诈与诈骗的关系,就好像是与非、上与下、正数与负数的关系。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:(1)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,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。(2)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。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,还是转归第三人,不影响本罪的成立。(3)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。

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《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》的有关规定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。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予追诉:个人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;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,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,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。认定诈骗犯罪事实时,应当把握诈骗行为是侵权行为这一特征,不能把借款、买卖等法律行为认定为诈骗行为。

标签: 有期徒刑 万元以上的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
15037178970

公司法

更多>>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法律专家网版权所有   京ICP备2022018928号-42联系邮箱:315 541 185 @ qq.com